古来京西多名刹,位于香山脚下的卧佛寺便为其中之一。其实卧佛寺大名为“十方普觉寺”,始建于唐贞观年间,后因其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卧像,而被世人俗称卧佛寺,并渐渐淡忘了大名。每回去山西植物园,只要时间充裕,总会专程上卧佛寺转转。 我向来对佛法无甚心得,卧佛寺于我来说,能有别于其他的众多寺院的关键不在于那尊在元史记载为:铸铜像冶铜50万斤,用工七千的卧佛,而是静谧清雅的环境。虽说古刹多选择在风景秀丽的一隅,但像卧佛寺这样有山有水的清凉风景在北方还是不常见的。 卧佛寺坐北朝南,有一条长长的石道连接着山脚与古刹间,山底石道开始的地方是一座精描彩绘的大牌坊,上书“智光重朗”四字。经查证,“智光重朗”并非佛教中的词藻,其大意为佛有智光可遍照法界,是无量之无量。但要得到本心真正的清净,其实只在一悟之时,也就是佛家常说的朗然大觉。一般经过重建的寺院用这四字较多,后来才知道,这是原山门殿所在,后被毁,现在这个牌坊是上世纪80年代仿古建筑。 拾级而上间,参天古柏带着墨绿一点点将静与凉的氛围传递过来。这3000余株古柏,高10来米,平均年龄已有220岁了。人在向上走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泛起饱含庄重的敬意,所以当到达正门时,我已经仿佛经过重重洗礼,以一颗超脱尘嚣之心来进入这佛教圣地。 进寺最显著的莫过于那个蓝绿琉璃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了,那是三世佛殿(内奉释迦牟尼佛、药师佛、阿弥陀佛),也是卧佛寺内建筑规模最大的殿宇。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书“双林邃境”匾,两侧有乾隆题楹联:“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;宝幢珠络梵宇妙庄严”。 之后为卧佛殿,门额悬着慈禧书写的“性月恒明”木匾,殿内后檐悬乾隆御笔“得大自在”匾。殿正中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了。佛长5.5米,高1.6米,重约54吨,头西面南,右手曲肱托首,左手平舒放于腿上,铸造浑朴精致,体态自如。 卧佛殿后是藏经楼,楼后沿石阶登上山巅亭阁,可鸟瞰卧佛寺全景,可惜每一次行至此处,我便因双腿不听使唤而放弃登高的念想。 在走出寺院的那刻,我有幸看到了角落里盛开的那株古娑罗,洁白有如佛塔一般的花朵矗立于枝叶间。好在我是认识这佛教里的圣树的,而且我一如尊重所有花朵一样来欣赏与观望。此刻于我来说,是心里有佛,眼底有花。原来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是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