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批批青年才俊呼之欲出,百余项百年绝活后继有人 十余位工艺美院学生,上午将拜在仿古瓷第四代传人王立、白莉等名家门下。山西仿古瓷——这项让“昔日皇家案上瓷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百年绝艺,终于在中断多年后又有了新门徒。不止仿古瓷一家,宣武区为百余项的国家级、市级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传人。 山西仿古瓷从尘封民间、濒临失传到产品脱销、徒弟盈门,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。是宣武区每日奔波于社区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们,让这项老绝活焕发了青春。 昨天,记者来到原山西工艺品厂的车间,十几位穿着围裙的制瓷师傅正忙得不亦乐乎:描图、拍图、配釉……每人一道工序,干得热火朝天。而两年前,工厂倒闭,这里已是人去楼空,怎一个凄凉了得。 普查员在走街串巷的探访中,得知了这一情况。“仿古瓷是琉璃厂地区土生土长的传统技艺,主要仿制明代及清代康、雍、乾三朝的皇家贡品,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。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贺艳春介绍说,“这正是我们要重点挖掘保护的对象!” 在区文委推荐下,仿照宣南传统样式的仿古瓷——“粉彩百鸟朝凤大碗”、“五彩荷池翠鸟纹盘”,在参加文化部主办的“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”时,从数千件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银奖、铜奖。一鸣惊人的老技艺,赢得了业界的青睐,来自各省市的订单逐渐多起来。 宣武区每年都要安排一些老技艺,走进首都高校,来到青年学生身边展演展示。面临失传窘境的仿古瓷,借此走进了成千上万青年人的视野。打开了市场,又有了知名度,引入新鲜血液便水到渠成。此后,工厂从景德镇陶瓷学院、全国各大工艺美术学院,招进一批批青年才俊。经过层层考察选拔,这才定下传承人。昨天,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里已搭起拜师台,十余位科班出身的青年,将在今天拜仿古瓷第四代传人王立、白莉等名家为师,百年绝活,后继有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