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南有条历史悠久的胡同,叫梁家园,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。 这条胡同不算长,东西也就八百步的光景,但是在宣南的历史上却声名卓著。早在明万历年间的京师全图上,已有其名,只不过那时这是片明显的水域,到了清乾隆年间仍然是波光??,风景宜人。《京城坊巷志稿》有记载:“梁园引水故道,黄兰岩民部寓梁家园,积水到门,颜其堂曰半房山,后有疑野亭,朝爽楼,前对西山,后绕清波,极亭台花木之盛。池之南北旗亭歌榭不断,游人泛舟,竟夜忘返。” 民国初年,1916年的地图上这里只剩下一片“开阔地”,北有官医院,南面临街。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,梁园早已物去人非,旧貌无存,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某些当年模样。先由地势上看,梁家园远比北面的前孙公园低洼,前孙公园有三条胡同通向梁家园,自东向西分别是: 东富藏、梁家园西夹道(现梁家园西胡同)、?线胡同(现红线胡同)。无论走哪条胡同,自北向南,一路下坡,小胡同东富藏的落差最为明显。梁家园最低处,则是当时的梁家园小学本校的北半部。那时的梁家园小学是现在的143中学地方,现在已没有梁家园小学。 当年的梁家园胡同东半部分可称为文化街,自东向西,路南有个职业学校,还有梁家园小学分校;北面自东而西则是外二区政府、梁家园小学本校。不长的小街,四个单位,三个是学校,可以称做是文化街吧。 这里不但是文化街,而且还依稀显示着当年的园林风采。胡同东口有个大铁栅栏门,街的北边有一排柳树,街的南边,也就是职业学校的北墙外是一条明沟,大约二米宽,一米多深,在中腰处有块青石板搭的桥。而职业学校和梁小分校的门口,也各有座桥。梁小分校的桥是白石头的,相当好看。这条沟长满青苔,每当下雨时,小学生们不敢靠近,因为真有孩子掉下去过,闹了一身湿,十分狼狈。 外二区是个开阔的大院,三开间歇山式的大红门,开在大院的东南角。院内北侧一排平房,七间左右,前出廊,红色立柱,蛮气派。西侧也是排平房,南面的平房则是大门的延伸,这样构成了个三合院。东墙有个车门,顺着墙两行大柳树,真像一个大宅门。 梁家园小学本部又是另番景象。学校占地较大,大门在梁家园街北,后墙则是梁家园后身(现在的梁家园北胡同)。校门实际上位于学校的中轴线地方,进大门绕过影壁,一条甬路通向二门。甬路西边是大约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操场,操场北侧有个砖砌的舞台,在这个台上小学生们还演过戏呢! 甬路东边是个不大的菜园,北面有台压水机。压水机的水量相当大,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常来压水机玩耍。南面则是一个小院,不是小学的范围。甬路的尽头是二道门,这是一排平房,门洞就是二门,门洞东侧是传达室,再过去是教室。门洞西面是办公室。二门洞上边有块砖砌的告牌,上面写有:国立梁家园小学,?伯英( ?伯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小的校长)。 进二道门,下个台阶,迎面是个小三合院,院前左右各有甬路通向两侧。三合院的入口处有孔夫子像,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的立柱,上面摆个孔夫子的小画像。绕过夫子像进入三合院,左右两间教室,北房是五间大厅,是学校的大礼堂,南北两面开窗。礼堂前有甬路向东西两侧,和来自二门的甬路连接。礼堂的北面是一排教室,再北则是块小空场。 如果由二道门西拐,顺甬路前行,北拐,东边是三合院,西边则是教室。再向北过了小空场,靠北墙处是栋二层小楼,据传是老师们的宿舍。由二道门东拐,沿甬路向北拐,东边也是教室,北行到头,则是厕所。整个梁家园小学本校的布局就是这样。 在本校和外二区之间,还有一栋二层楼,呈四方圈形,那时是个日语补习学校,叫做什么“敬天”。街的南边,把口的是梁家园小学的分校。校门也是歇山式三间大门,不过规模比外二区小得多。门口有桥,进大门没几步就是主建筑,通道式的平房,两边各有三间教室,一、二年级的孩子们在这里上课。 分校东边是职业学校,这个学校占地较大,一直延伸到梁家园街的东口,但似乎学生不多,少见人出入,自己也没进去过,对他一无所知。 梁家园小学向西、向南还有两条胡同,西向通向?线胡同,南向则通向骡马市大街,但是梁家园的主要布局集中在东部。总的来看,梁家园小学本校地势低洼,外二区地面较高,宽敞平坦,可以设想当年的湖面就位于小学本校处。另外,梁家园东口外的东大院,这里较为宽敞,在北边三岔口处有口大水井,井上面架有高台,这口井当时是这片地区的水源。联想到梁家园小学的压水机,可以想见,那时梁家园的地下水位是相当高的,这由侧面也印证了历史上的梁家园的水面。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梁家园四季风光也是美好的,令人回味。 春天,尤其是初春,孩子们刚脱下穿了一冬的厚棉裤,别提多高兴了。春光明媚,放学了,孩子们由校门冲出来,欢笑着、跳跃着、奔跑着,那股高兴劲至今难忘。大雁过来了,由南向北,在天上不断地变换队形,时而人字,时而一字,似乎连大雁也喜欢路过梁家园。 风和日暖,东大院处人们放起了风筝。张继伍师大爷的风筝最有趣,两个绸子人组成,放到空中,绸人互相回旋,变换位置,很有风味。由于风筝拉力很大,放风筝的线不是普通的绳,而是京胡用的子弦,有一次我试着拉拉风筝,根本拉不动。 小学里,甬路旁的杨树发芽啦,孩子们托着杨树的“毛毛虫”互相追逐取乐。 夏天到了,外二区的大院是个景观。轻风吹来,大柳树的细枝随风摇摆,娓娓动人。阵雨过后,阳光照耀,柳树的清荫如盖,地面水坑片片,蛙鸣,蝉唱,一片清幽景色。也许是因为来往人不多的原因吧,平时街上行人不多,只有下学时孩子们的喧闹才打破夏季的宁静。 还有个“景观”,那时在骡马市大街把口处有个陈洁民牙医馆。陈医生养了不少的京吧。每当夕阳西下,暑气初消时,小京吧们就出来遛了。近二十只小狗冲出家门,成群地奔跑,互相推挤冲撞,也是另番欢快景色。 秋天,梁家园街又加了几分凄静,但是赶上这时节节日不少,也别有特色。农历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孩子们却另有高兴的玩意儿??莲花灯是应景的宠物,以软纸弄皱成花瓣,染成粉色,组装起来呈花篮状,大的莲花灯可达一米多高,非常好看。孩子们只玩小的,一来大的太贵,二来也拿不动。每逢七夕,天黑后孩子们举着点亮的莲花灯在街上闲逛,还唱着:“莲花灯,莲花灯,今儿个点了,明儿个扔。”的确,莲花灯只玩一天,寿命可算短了,但是,就是这个风俗。 七夕夜,梁家园,相邻的东大院,莲花灯灯光闪烁,孩子们笑逐颜开,直到夜静,依然不肯散去。中秋节夜也有不少人出来赏月,但是仍然比不上七月七热闹。大雁们则又自北向南飞向南方,依旧经过梁家园。 冬天是最寂静的日子。那时的冬天很冷,尤其是雪后,孩子们弯着腰,缩手小跑着上下学,只盼着春天快来。外二区大院内更显得凄凉。雪后的大院一片银白,麻雀都很少。只有东大院的水井依旧忙碌如常,辘轳声打破了冬日的冷静。 那时的梁家园小学还是小有名气的,也算是个“重点校”吧。学生们不仅是就近上学的,还有不少来自宣武门、菜市口、白纸坊一带的,教师队伍也蛮好,相当数量是来自师范大学毕业生,例如教自然的刘老师、教数学的李老师等。 1945年,我们六年级甲班同学,考上“重点中学”的就不少??施家祺考上师范大学附中,谢惠佑考上市立三中,我、于效石、白宝林考上了市立八中,侯安、周怡芳、周家玺、刘颖生等考进了师范大学女附中……一个班,也就三十几个人,那么多人考进有名的初中,真算不简单了。 梁家园小学的初夏风光也是很好的。甬路旁的杨树已经绿荫成林,芙蓉花(合欢树的花)开了,长长的粉尾巴垂着,像是在招手。我们就是在这美好的日子,唱着: 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,离开了母校梁家园小学。尽管那时我就住在离母校不远的东富藏胡同,可是再也没回访母校。也因为是年轻,不懂事吧。到了想回母校看看时,已经晚了,早已无处寻踪了。 梁家园彻底地变样就始于梁家园小学的拆迁。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拆了小学,填高了低地,盖起了楼。而后,成了什么财会学校,再后,就是143中学。外二区在解放后,先是公安局的前门分局,后来则是宣武分局。搞不清由什么时候起,大院消失了,盖起了大楼。小学分校先成了什么少年宫,职业学校则变成了水泥公司的大楼,水井不知在什么时候没有了,梁家园的水彻底地湮没了。 今日的梁家园胡同,热闹而喧嚣。街的南边一排店,有旅馆、超市、送水公司和小区的大门,前面整日是一溜机动车,本来不宽的小街更显得拥挤,宁静的梁家园已经不见,昔日的梁家园只有在梦中去寻找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