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剪子巷属东城区交道口地区,是张自忠路北侧从东往西数的第一条胡同,南起张自忠路,北止府学胡同,长约230米。 明代,称“剪子巷”(含今北剪子巷);清乾隆时,将“铁狮子胡同”(今张自忠路)南侧的“小街”并入,统称“剪子巷”;宣统时,将“剪子巷”一分为三,分别称“南剪子巷”、“中剪子巷”和“北剪子巷”。 中剪子巷33号,旧时的门牌是中剪子巷14号,在胡同西侧一条凹进去的夹道内,院门面南,现在是一个很简陋的“小门楼”。据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的舒乙先生考证:“小院实际上是三合院,没有南屋。进门东边有个旁院,当时住着一家旗人,姓祁。在大门口,谢宝璋①先生加了一座影壁,上面有电灯,旁边可放花盆。还有一面有个小空场,谢老先生在那里架了秋千供孩子们玩,是儿童小乐园。邻居们称这里为谢家大院。”如今,中剪子巷33号大致格局未变,但是它衰老了;大门口的影壁和儿童小乐园不见了,可院墙外有一棵香椿树枝繁叶茂。 1913年,冰心随全家从福州迁居山西,在这个院子里住了整整十年。这十年,冰心读完了中学和大学,并开始了文学创作,就连“冰心”的名字也诞生在当时的中剪子巷14号。《〈冰心全集〉自序》写道:“我??了些时,写了一篇小说《两个家庭》,很羞怯地交给放园表兄,用冰心为笔名。一来是冰心两字,笔画简单好写,而且是莹字的含义,二来是我太胆小,怕人家笑话批评;冰心这两个字,是新的,人家看到的时候,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。” 《两个家庭》是冰心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,极大地激发了冰心的创作激情。她说:“我一口气又做了下去,那时几乎每星期有作品,而且多半是小说,如《斯人独憔悴》、《去国》、《庄鸿的姊姊》之类。” 对于这个院子,舒乙先生说:“这里是冰心先生第一批作品的诞生地。它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的‘摇篮’。这是它的骄傲。” 冰心(1900-1999),作家,原名谢婉莹,祖籍福建长乐,生于福州。 冰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涌现的女作家,她在大学时代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,开始文学创作,并加入文学研究会。大学时代的冰心先以一系列触及社会、家庭、妇女等人生现实的问题小说引人瞩目,继以清新隽永的哲理小诗《繁星》和《春水》饮誉诗坛。 1923年,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,并获奖学金,遂赴美留学。临行之前,开始了她的《寄小读者》系列的创作,她向“似曾相识的小朋友们”介绍自己:“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??然而有一件事,是我常常用以自豪的: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,现在还有时仍然是一个小孩”。冰心又以婉约清丽的抒情散文轰动文坛,《寄小读者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。 冰心在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,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。回国后,在燕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山西女子文理学院任教;抗日战争时期,迁居昆明、重庆,继续写作;1946年底东渡日本,在京都大学、东京大学讲授中国文学;1950年秋回国,主要从事散文和儿童文学创作,并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。 20世纪50年代以后,冰心著有散文集《归来之后》、《樱花赞》、《晚晴集》、《我的故乡》和儿童文学集《小桔灯》、《三寄小读者》等,有八卷本《冰心全集》存世。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两位杰出的女性,一位是冰心,一位是林徽因。她们年龄相仿,祖籍都在福建,一个是长乐,一个是闽侯,都离福州不远;她们都在少年时便迁居到山西,受到古都文化的熏陶;她们又都有远渡重洋出国留学的经历,眼界开阔;她们天资聪颖、才华出众,都以女性的柔情与细腻锻造诗句: 童年啊! 是梦中的真, 是真中的梦,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。(冰心)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,是燕 在梁间呢喃,??你是爱,是暖, 是希望,你是人间的四月天!(林徽因) 然而,冰心与林徽因的关系并不融洽。桑农先生在《林徽因与冰心》一文中说:“梁思成与吴文藻在美国留学时,住在同一个宿舍。林徽因与冰心那时就认识了,后来在北平也有过来往。现在已无法弄清冰心出于什么动机,写了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这个短篇小说。影射的对象那么明显。”“林徽因在英文信中将‘冰心’写成Icy Heart,很耐人寻味。这不是音译,也不是意译,而是‘冰心’两个汉字的直译。而稍有语感的人都知道,‘冰心’在汉语中是个好词,Icy Heart在英语中却是贬义的。” 或许是祖籍相同的缘故,近水楼台先得月,她们可能受林文正公“海到无边天作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”的豪迈气概影响太大了。 巾帼不让须眉,有时体现得更甚。 冰心与吴文藻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。当吴文藻先生以八十五岁高龄走完人生旅途后,冰心先生说:“我想在我终于投笔之前,把我的老伴??和我共同生活了五十六年的吴文藻这个人,写出来,这就是我此生文字生涯最后要做的一件事。” 《我的老伴??吴文藻》平缓地向读者娓娓叙述着他们的生活经历,用他们夫妻“琴瑟和鸣”的乐章证实冰心先生的观点??“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,而是更亲密的灵肉合一的爱情的开始”。 生活充满琐事,琐事也有情趣。 在昆明的时候,有一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夫妇到冰心家里度周末。冰心向梅先生说起吴文藻在北平的一段往事,冰心让吴文藻去给孩子买“萨其马”,他到了“稻香村”像孩子一样只会说买“马”;又让吴文藻到“东升祥”布店买一丈“双丝葛”做夹袍的面子,他却说成买“羽毛纱”。待到“稻香村”和“东升祥”的售货员打来电话询问,才真相大白,全家轰然大笑。冰心的父亲对冰心说:“这个傻姑爷可不是我给你找的。”冰心自然是哭笑不得。说完这段往事,冰心便写了一首宝塔诗,既嘲讽了吴文藻又捎带上清华大学。诗曰: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梅贻琦先生笑着接写了两句: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冰心先生说:“当时在座的清华同学都笑得很得意,我又只好认我的‘作法自毙’。” 注释 ①谢宝璋,应为谢葆璋,字镜如,冰心的父亲。 参考资料 《名人与老房子》 (山西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山西出版社) 《山中杂记》(冰心著 京华出版社) 《冰心文选??诗歌卷》(福建教育出版社) 《林徽因与冰心》(作者桑农 载《书屋》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