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岁之首,故称“元旦”。古代的岁、载、年通用,故元旦也称新年,并不称春节。春节古也有之,而是指立春日。今行公历,始改农历新年为春节,以与公历元月一日的新年加以区别。我国一年四季以春节为首,正月初一既为春之始,又为岁之首,故从古便极重视。古代天子在这天率百官到东郊祭祀上天,祈求五谷丰登,亲自扶着耒耜耕一段地;宫里王后也在这天带领六宫嫔妃,在宫内种植五谷,以表示重农。 山西人在元旦清晨即起,称“岁朝”,不汲水,不乞火。穿新衣,设神象于堂中,摆香案供品,拜天地,拜全神,拜祖先,拜父母长辈,次弟拜毕,然后吃素饺子,取更新“交子”(新年自子时起)之义。有的整夜不睡,称之为“坐夜”。妇女,特别是年轻妇女和女孩,全身红色,即头戴红花,身穿红袄红裤,脚着红袜红鞋。但山西人旧习,大多因除夕夜“坐夜”不睡,故初一多不出门拜年,除大家族分居,这天男人才率儿孙到长门家中拜祖。农村这天有上坟(拜祖)的。女子不出门,到初二才开始到亲友家拜年。旧习从初一到初五,妇女不串门。即使住同院,也不串门。但有的人家,于初三请“全人”开市,开市后妇女就可以互相串门了。这几天不以生米为炊,主食大多在腊月小年之后就已做好准备。 正月初五晨起放鞭炮,称“破五”,或谓为“五路进财”,商号也就开门大吉了,人们开始如正常互为来往。旧俗有的初六(过破五)开市。立春即古之春节,或在年前,或在年后。古代对立春极为重视,每当立春前三天,天子仍要率百官迎春于东郊。百官还要穿春衣,戴青帽,插春幡,做土牛耕人的门外鞭打春牛,俗称“打春”。后来逐渐演变简化成用纸札春牛鞭打。至立春这天,人们还沿古习炸春卷,烙春饼,吃生菜。生菜一般用葱、蒜、韭、芥等嫩菜掺和在一起食用。此外还要吃白菜心和萝卜,尤重紫心萝卜,称作“咬春”。传说咬春后去病、益寿、延年,一年内大吉大利,吃萝卜煞食去痰。说“吃萝卜就热茶,饿得医生满地爬。”故山西至今仍保留着立春之日吃青萝卜“咬春”的习俗。 初七、八妇女不做针线活,谓之“针七”、“眼八”。正月十五是个大节日。十五也称上元节或上元日,又称“灯节”。在此之前,山西城厢内外到处售卖各种彩灯。自正月十四至十六止,居家铺户张灯三日,官民同乐。这三日夜,神花火树如不夜之城。除沿途路灯外,又张挂壁灯,兼射灯谜。或品画工,或猜文虎,以遣雅兴。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游人如织,到处流连,目不暇给,实为乐事。 灯节日所有寺庵都作“天官会”,河北区大悲院尤为热闹。草厂庵、估衣街、北马路、东马路一带商贾都挂各色飞禽走兽花灯或盒子灯(也称烟火盒子)。白天演戏、赛会,上灯后陆续燃放花筒,如八仙上寿、游龙戏珠等,还有人物、花卉、楼台、鸟兽隐现空中,锦簇花团,光怪陆离,观者人山人海。后因拥挤伤人,奉令停放。是日夜,儿童也提各样花灯游戏于街巷之间。晚上吃汤圆,称汤圆为元宵,故也称这天做“元宵节”。 正月十六夜间,妇女小孩都到各地大街小巷中行走,称做“走百病”,或称丢百病,意思是如此一遛,会把一年中所有疾病丢走。这天还要故意丢到路上一两个钱表示去病。 十六过后,“年节”基本上结束了。正月廿四晚,人们烧秸秆灰于门前,称做“照真”,以祈求丰年。烧前将秸秆捆好竖放,据说点火后秸秆倒向哪方则哪方丰收。然后将灰堆做囤形,名叫“打囤”,再抓一把五谷杂粮放在囤内(也有放置钱或铜板的),称“填仓”,表示预兆丰收,后来只用灶膛硝灰。二十五日午后将灰囤收起扫净。此一风俗城郊县乡均举行。此日,还用米饭鱼汤在门后祭祀“仓官”。 二月初一中和节,传为太阳生日,在津不盛行过此节。二日因百虫皆蛰动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民俗用灰末引青龙至门外通水处,用谷糠末引黄龙至家,称之为“引钱龙”。这天家家吃煎焖子,焖子象征龙鳞,烙薄饼,炒豆芽菜,称龙须菜,用薄饼夹食之。另外,还要在屋内进行扫除,消灭虫害,俗称“二月二敲炕沿,蝎子蜈蚣不见面”。此日,为土地公公生日,还要祭祀土地神。郊县尤盛。 二月初五吃花糕,花糕是早已干了的蒸后再吃。还包饺子,叫嚼恶人,捏恶人嘴。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诞辰日。各佛寺僧尼建观音会,道场庄严,香花供养,士女骈集殿庭炷香。或许佛前长明灯油以保安康,或供长幡求子。既生子后则于观音座下皈依寄名,可保长寿。妇女持斋,称之为观音素。此时为春风季节,故俗传此日为“观音暴”,要刮大风。南方也有此传说,谓“老和尚过江刮大风”,或云为廿八日。 三月三日称做上巳之辰,因在晋代时有曲水流觞故事,故各地多于是日倾城禊饮踏青。杜甫《丽人行》诗: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,即形容此景。这天,因系文昌君诞辰之日,故文人聚集于城西文昌宫内,察祠文昌帝君。过去文人敬惜字纸,成立敬惜字纸会社,如崇文、广善、德文、拾遗等社。每社分地段散发给各家字纸笺,以备随手将字纸放在篓内。又不时有专人敛取,然后焚灰,将灰再抛入海中。还有专人收买破书字纸焚烧。特别是三月三日这天,人们把积攒的字纸都送到文昌宫文昌帝君前焚化,值年于两廊下酬以酒食。 |